運河與倉庫,是小樽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個城市興衰轉折、潮起潮落的印記,非常不容易才喬出能在雪季期間重訪這裡,一覽不同夏天的雪小樽。
小樽因鄰近札幌煤礦產區,百年多前,漁業、航運業、貿易業欣欣向榮,小小碼頭成為繁華都市,海邊於是興建整排大型倉庫和肩負運輸功能的運河,興盛的產業發展,更讓小樽一度成為日本金融重鎮,號稱北方華爾街;然而二戰後,貨物吞吐港口的角色逐漸被取代,蕭條來臨,運河和倉庫也隨之被擱置,淤泥堆積引發河水惡臭,倉庫雜物棄置更惹人嫌怨,當地政府於是在60年代開始推動清整,並將運河填平改為道路,重整工程就像一盆清水,將覆蓋在這些建築身上的黑泥沖開,人們開始注意到它們的觀光價值,終於才被保留下來。
儘管大半運河當年難逃被填平命運,只留下全長1140公尺的小樽運河區,但已經讓這個城市,成為遊客到北海道不可錯過的觀光景點,從JR車站出來,一路直行7~8分鐘,即可抵達運河區,沿著河岸散步小徑,可一路欣賞復古紅磚尖頂、鱗次櫛比的倉庫群、水光粼粼的浪漫運河、與優雅復古的煤油路燈,再到淺草橋上,縱看一路風景,這個城市百年以來的美麗與哀愁,賦予這些建築不可取代的靈魂,也重燃這城市的生命力。
同樣經歷百年興衰的,還有當地的玻璃產業,小樽堺町的商業街上,每隔幾家就是一間玻璃工藝館,曾經,當地的玻璃工廠,生產煤油燈和漁業使用的玻璃浮球,盛極一時,隨著時代變遷,這些產品需求不再,於是轉型以融入觀光業,生產家居用品、飾品、藝品等消費性用途,具有當地歷史特色的玻璃浮球,也搖身一變成為年度冬季盛事「雪燈之路」的要角。
每年二月登場的小樽「雪燈之路」,是北海道最受歡迎的雪祭活動之一,主場館在運河區,玻璃燈球散落在河面,映照兩側紅磚倉庫與白色雪景,散步小徑處處也有冰球、冰磚堆鑿的作品,蠟燭光影搖曳,浪漫醉人,讓大批遊客不顧嚴寒也要前來朝聖。
手宮線會場也很值得一遊,位置在JR站和運河區中間,曾經是北海道最早開通的鐵路,是往來札幌小樽的重要運輸幹線,鐵道裁撤後,軌道完整保留為現在的散步小徑,沿著舊軌道一路蜿蜒,各種有趣可愛的雪雕、冰磚設計,也是熱門景點。
距離上次造訪浪漫小樽已過十年,還難得能在過年+雪燈之路期間出門,特別安排約莫兩天給它,優游閒晃街頭,慢慢逛、慢慢感受;白天,堺町的商業街,和洋交織的特色建築林立,很值得一看。
北一硝子和大正硝子在此有多家分店,販售杯碗盤等家居用品和多種裝飾品,精緻有趣,還有眾多音樂盒商店,讓人逛到欲罷不能。
另外,這裡也是甜點一級戰區,北菓樓、Le TAO、六花亭,有各色好吃的洋菓子和冰淇淋。
傍晚華燈初上,再從鐘樓一路逛回運河,欣賞運河雪燈美景。
第二晚,有兩個選擇,一是搭天狗山纜車俯瞰小樽港,二是去朝里川,天狗山和朝里川溫泉,都是雪燈之路的展場之一,我比較喜歡朝里川溫泉那樹林與雪燈錯落有致的景色,於是冒著大雪前往,展區不大,在幾家溫泉旅館附近,這裡比起市區清幽許多,工作人員用雪燈築起蜿蜒小路,一路走進森林,森林裡的潺潺小溪中,也有幾盞雪燈,有別於都市展區,更有種自然的浪漫氣息。
出發前規畫著來小樽要吃什麼甜點、吃哪家壽司、買什麼東西,但一切計畫最後都順著運河流入大海,整天只想晃晃蕩蕩,享受白色小樽的優閒和浪漫,即使下起大雪,還是感覺非常愉悅優雅,我想這就是小樽的魅力。
※堺町的商業街非常好逛,一不小心就會逛上一整天,這家店很有趣,設置了「爸爸寄存處」,好可愛!裡頭供應當地特產─昆布茶,喝起來就是昆布湯的味道。
※小樽觀光案內所,相當可愛的小屋子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