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ducation名媛教育 

(2009) Director: Lone Scherfig
Writers: Nick Hornby (screenplay), Lynn Barber (memoir)
Stars: Carey Mulligan, Peter Sarsgaard


BBC出品, 描寫1960's一名16歲高中少女, 遇上年紀幾乎是他兩倍的多金熟男
一段愛情戳破父母老師長久以來灌輸的脆弱價值觀, 終於掀起一場風暴


 
英國BBC出品, 不免讓人提高期待
(就衝著超正的Carey Mulligan, 也該看一次)
選角, 女主角Jenny, 氣質出眾, 知性, 天真的臉蛋卻擁有一雙銳利的眼神
David, 父親, 甚至是金髮傻大姐的Helen, 都恰如其分

以攝影、服裝、場景來說, 都可感覺到導演細緻的經營
以灰色系貫穿整部電影, 無論街道、學校, 代表著那個年代英國的壓抑氛圍
讓大家更能融入Jenny的心境 - 被教條與課業逼到幾乎窒息的感覺
也才能更加體會Jenny的決定, 那種以為找到生命解答的不顧一切

以劇情來說, 這部無異是個極有張力的主題
台灣小孩看Jenny, 一定很有共鳴
父母、老師, 從小學開始不斷敦促著: 考上好大學
認真念書 = 考上好大學 = 擁有好工作(在這部電影, Jenny爸爸的說法則是嫁給更有錢的人) = 擁有更多錢 = 更好生活
這個目的, 現實讓人難以招架......
於是Jenny被迫, 放棄享樂、興趣、嗜好, 把所有精力專注在考上牛津、劍橋
像不像台灣的高中生?

按上述那個公式
念書終極目的, 不過就是賺更多錢、過更好生活
這時, 多金David出現了
過著上流社會的生活, 穿戴名牌, 聽音樂會, 上高級餐館, 去巴黎旅遊
終於, Jenny找到捷徑, 直接到達終極目的
既然有其他更快的方式達到目的, 理所當然, Jenny可以放棄念書, 放棄牛津劍橋, 可以嗎?
當Jenny把這個問題丟回給父母和老師, 他們竟啞然無言...

用台灣社會的例子來翻譯:
如果 一個美麗又聰慧的高中生, 找到金龜婿, 嫁入豪門, 老公又非常愛她
她於是放棄可以上台大法律或台大醫學的能力, 專心嫁作人婦
又有何不可?

再擴大一點
唸書如果只是 達到 擁有更多錢去享樂 這個目的的手段
那這個手段換成 嫁入豪門、當靠爸族靠媽族(如果父母很有錢), 中樂透...
只要是正當合法手段, 有何不可?
又何必要唸書...
(以台灣目前經濟情勢, 好大學不但不等於好工作, 而且往往不會讓你賺大錢)

這個問題, 也許大多的父母、老師, 也都回答不出來

可惜, 這個非常有張力尖銳的大哉問, 卻用一個非常predictable、乏味無聊的結局收尾
BBC像是舉起一把鋒利無比的刀, 非常大膽用力揮刀
卻閃過核心不剖開, 只輕輕劃過表面
揭開David的真面目, Jenny的大哉問頓時也不須回答
若結局能更直指核心, 挑戰 唸書 = 賺大錢+好生活 這個公式的脆弱與虛偽
也許, 電影會更加精湛不流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ola10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